回味通信在岁月上刻下痕迹—上海电信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之"明星篇"

2018-08-31 13:59:01

    有些经历难以忘怀,无论在云南的大山,还是时髦的上海都摆脱不了时代的捉弄;有些变化惠及众生,无论黄口小儿,还是耋耄老人都能感同身受;有些岁月,无论你是明星或是百姓,都曾拥有一样的记忆。

    曾经,信息的鸿沟,让每一个人都难以逾越;今天,信息的通途,让城市的每个角落为之兴奋。牛犇、茅善玉、霍尊三位生活在上海的明星,他们代表老中青三代普普通通的上海人,讲述他们的通信记忆。

    牛犇:一封书信,“三日去,三日回”

    作为演员,牛犇是幸运的,黄口年纪便闯荡香港,弱冠之年就已参演过十多部著名电影。

    1953年,牛犇跟随剧组前往云南拍摄上海电影制片厂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牛犇至今清晰记得,信息对那个时代的人是多么重要,作为演员,如果在外景地拍摄,那么与家人通信的时间至少都得“三天去、三天回”。那一年,年仅18岁的牛犇第一次见识到恋爱中的人是如何期待便捷通信的。

    当时这部电影的主角于洋老师正在谈恋爱,他经常躲在被窝里头写信,为了等待女朋友的一封信,无论于洋如何日思夜盼,都必须至少等上一个礼拜,甚至9天时间,“你看,我们那时候期盼一个信息是多么多么不容易!”

    “当年我们打一封电报,都要深思熟虑,把字浓缩得越少越好,因为每一个字都是价值连城的。”

    时光飞逝,1978年,43岁的牛犇终于结束了8年的上海染料化工八厂操作工经历,回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参演话剧。他的演艺事业与中国的通信事业一样,站在了新的起点,期待新的腾飞。那一年,牛犇做回了一名演员,而其演艺生涯高峰《牧马人》中的罗骗(pia)子角色正在向他招手,这一深入人心的形象为他赢得了当年的金鸡百花奖。

    时间来到上世纪80、90年代,牛犇的日子进入了“电话时代”。牛犇最难以忘记的是弄堂口小卖部的大娘,每次上影厂有什么通告或工作信息,都是通过这位大娘的传呼电话传递给他的。大娘老远就会大声嚷起来,“牛同志,明天……”

    “她叫得那么响,半条街都知道了。”牛犇说,不过这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信息传递速度太慢了,“明明是6点钟的演出,我收到信息已经9点多了,赶到现场,人家那边都已经开排了。”

    “我们那个时候信息是很落后的,但现在我感觉非常好,我们的手机是多么神速,这是信息时代带给我们的便利。”牛犇说,“我是一个83岁的老人,我经历过太多太多……现在,我觉得自己很幸福。”

    也许就像电影《牧马人》中的情节,老华侨许景山从美国回来,在西北的牧场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儿子许灵均,决定带他去美国继承遗产,而许灵均经历了从孤儿到右派分子的痛苦,在牧民的关怀下鼓起生活的勇气,他不愿意离开这片大草原。

    追忆一幕幕无法忘怀的往事,无论牛犇,还是许灵均都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决定与身边的人们和众生共同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茅善玉:

    上海的速度是我变化的态度

    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自称是“60后”,1978年,16岁的茅善玉正在上海沪剧团学馆学习,此后的40年中,她再也没有离开过沪剧这个舞台。

    在舞台上,茅善玉是《红灯记》里可爱勇敢的小铁梅,《董梅卿》里洒脱任性的官宦千金,《雷雨》里畸形病态的繁漪……在生活中,她是个敢于尝试新鲜事物,走在信息生活潮头的新时代女性。

    20世纪90年代初,茅善玉成为上海和中国最早的大哥大用户之一。“那个时候,大哥大很贵啊,记得要2万多!”茅善玉回忆,自己为了图个新鲜,就去买了一部这么大的手机,像块砖头一样,“好重好重,其实也很不方便,但是,它又是标志性的,说明你又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从有线到无线,对茅善玉来说是一个新的阶段,对通信业来说,又何尝不是跨时代的一大步。

    茅善玉说,通信发展的日新月异和上海城市一样,都是潮流的速度。“我们上海人喜欢赶时髦、图新鲜,可能这个城市就是这样,当时的人们就喜欢拿着大哥大在大街上走来走去。”颇为有趣的是,茅善玉当时虽然有了大哥大,但是还是少不了通信录,要打电话的时候,还得从包包里拿出小本子翻一翻。茅善玉记得,自己的第一个移动电话还是“模拟机”,号码是9开头的。

    “现在已经不一样了,手机的升级换代是如此之快,3G、4G、5G不停变化,现在拥有手机已经不是一件奢侈品,是每家、每户、每个人,连上小学的小朋友都可能会有一部手机,因为它真的很方便。”

    改革开放的四十个年头里,通信行业与各行各业一起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生活质量、便捷程度变化如此之大。”茅善玉认为,四十年里,变化更大的是每一个中国人生活态度和理念上的变化。

    无论通信业如何光速奔跑,最终,这些变化都是属于芸芸众生的,这才是真正令茅善玉万分激动的。

    霍尊:

    互联网传递音乐中国风

    霍尊是一名歌手,90后,1978年的时候,霍尊的父母之间甚至还没有相识;1990年,霍尊呱呱坠地,从小随母亲在上海长大。

    霍尊的母亲也是一位歌手,与霍尊相比,母亲就像是风靡一时的大哥大,霍尊则像一部最新、最时尚的智能手机。

    霍尊母亲仲小萍是中国第一代流行音乐歌手,大哥大流行的年代里,仲小萍的音乐卡带和CD备受追捧,托改革开放的福,仲小萍第一个把邓丽君的歌曲带上内地的舞台,大哥大则将移动通信带入国人的视野。

    相比之下,2014年,霍尊获得《中国好歌曲》第一季冠军,其原创歌曲《卷珠帘》登上央视马年春晚。霍尊则代表着新生代,新音乐类型,春晚新人,音乐发展的新潮流。

    “小时候身边所有大人都腰里别着BB机。”对于霍尊来说,他的通信记忆起始于传呼机,“我高中时才开始用手机,我的第一个手机就是iPhone,从那一刻开始真的让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一下子拉近了好多。”

    也许是因为通信世界的发展太过迅速,就算是霍尊这个90后也会觉得应接不暇。手机、互联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正带来信息过载,“这时你也许需要拥有一个过滤器,你的思维就是你的过滤器,我们要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例如我就下载了一个App,针对我的碎片时间,用20、30分钟时间为我概述一本书的核心内容,让我出差时也可以听书。”

    “我很多学习和获取知识的方式都来自互联网,这是一个无限的信息网络,对探求知识的人来说,这种感觉太美妙了”。

    除了自己享受知识,作为一个明星,霍尊也懂得利用网络创作音乐,并与众人分享信息。

    “我自己在创作,想获取灵感的时候,我想下载哪一些音色,或者寻觅一个钢琴的音源,这些都直接可以在互联网上搞定。”

    霍尊的朋友曾向霍尊分享了一个链接,里面的视频内容是老外们听到霍尊歌曲时的面部表情,这让霍尊很吃惊,更觉得自豪,他发现,通过互联网外国人也可以听他的歌,而“我们的文化,我们的音乐,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传播出去。”

    妈妈的音乐靠磁带传播,儿子的音乐靠互联网传播。霍尊认为,未来通信将不再仅仅局限于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通信和互联网是把文化与文化、艺术与艺术、人类与人类之间的距离变得更加近了。”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李红霞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站点地图 |
 许可证编号:3112006002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4]0028-028号 营业执照信息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上海青年公益门户网站 放心搜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服务举报电话:52122211-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