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126家博物馆周末免费开放 推出220项文化活动

  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再度来临。今、明两天,沪上126家博物馆将免费开放,推出220项各类文化活动,另有五家博物馆半价开放。在吸引市民走进来感知文化传承的同时,沪上博物馆打破时空限制,将展览送至人流密集的商圈,服务更多观众;甚至走出上海,为全国各地送上文化和教育资源。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旨在倡导博物馆在保持其原始使命——收藏、保护、交流、研究和展览的基础上,与社会公众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这也是沪上博物馆眼下正在努力的方向——通过不断缩短与观众之间的物理和心理距离,让博物馆“触手可及”。

  南上海金海湖畔,一座仿若“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建筑成为新晋网红,吸引了众人前去打卡。这是刚刚于5月16日正式投入运营的奉贤博物馆新馆,意味着沪上博物馆再添新成员。

  嘉定博物馆新馆、广富林考古遗址博物馆……近年来,一座座各具特色的博物馆拔地而起,不断扩充和优化沪上博物馆版图,使远郊地区的市民享受同等公共文化服务的权益。

  未来,上海还将积极推进上海博物馆东馆、中共一大纪念馆的新馆筹建工作,打造一批文化新地标;同时在沿江(黄浦江)、沿河(苏州河)、沿轴(城市南北轴线)、沿路(杨树浦路)重点建设若干博物馆集聚区。

  如果说,博物馆数量和密度的提升,大大缩短了其与公众之间的物理距离;一系列有温度的服务则拉近了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心理距离。以眼下正在上海博物馆举行的“浮槎于海: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藏太平洋艺术珍品展”为例,考虑到盲人观众的需求,该展览特意在互动展区展出了可触摸的复制品,并设计了盲文说明牌,引导他们用手感知文物的材质和形状,加深对太平洋艺术的了解。

  不少文博场馆还从馆舍走向大千世界,把活动办到公共空间,甚至走出上海,以新方式建立并加强与观众的联系。

  比如,上海及长三角33家文化机构昨天合力推出的“江南文化概念展”,展览地点就设在长宁区来福士广场中一栋历史保护建筑里。“在博物馆,更多是对某个特展主题感兴趣的群体,但商圈里的人群构成更加多元。”策展人陈曾路说,只有真正走近观众,才能了解他们在关心什么,有何需求,这也是文旅、文商结合的一种探索。

  业界专家指出,面对越来越多元的文化需求,博物馆能做的还有很多。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文汇报 作者: 责任编辑:小魏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