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初代丁克已迈入老年,直面人生三连问“后悔吗?”“孤独吗?”“老了怎么办?”

  近日,“第一批丁克夫妻现状曝光”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

  一名视频博主采访了自己“奔六”的舅舅和舅妈,他们属于国内最初几批丁克家庭之一。如今面对“选择丁克是否后悔”的灵魂拷问,舅妈声称“不后悔,这是正确选择”;而舅舅却劝诫准备做丁克的年轻人:“该结婚就结婚,该要孩子还得要!”

  丁克,英语DINK(Dual Income No Kids缩写)的译音,亦即双重收入,没有小孩。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提出,丁克的社会学正规术语就是“自愿不育”,重点在于“自愿”。

  自从这一概念于上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后,逐渐发生了本土化转变,已经不限于已婚群体。当李银河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对北京地区自愿不育群体进行社会调查时,就将未婚人士纳入调查范围。

  根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在2021年时已有逾60万丁克家庭,而2022年丁克人口进一步增长,已占到总人口约14%。那些在三四十年前选择不生育的初代丁克,如今都已迈入老年。

  事实上无论年龄,所有关于丁克的讨论都绕不过这几个核心问题:“后悔吗?”“孤独吗?”以及“老了怎么办?”

  新闻晨报·周到记者采访了几个不同年龄段的丁克样本,而一个思路在采访中变得逐渐清晰:不止丁克,每个人或早或晚、或多或少都将直面这些人生的终极问题。

  80+丁克,已丧偶

  老伴的骨灰盒还在火葬场放着

  一对夫妻是否生育,最终也许只是一个骨灰盒的区别。

  对于一般生育子女的夫妻而言,最常见的情况是在一方撒手人寰后,TA的骨灰盒会先被取回家,然后在冬至或者清明,剩下的一方在孩子的陪同下前往墓地将骨灰落葬。或者进行近年来流行的海葬或林葬,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可以保证逝者的骨灰得到妥善处置。

  但是,对于丁克夫妇,尤其是进入人生暮年的丁克夫妇而言,一切未必会有顺理成章的结果。网友“籽石榴”的叔父是北京人,现已年过八旬。年轻时在异地邂逅爱情,留在了当地。无儿无女相濡以沫过了大半辈子,前不久老伴去世。

  这名叔父早在丁克的概念在中国被定义前,就已经成为了实践者。因此,他算得上是比初代更早的丁克。

  举行完追悼会,面对被装进了骨灰盒的太太,尚未走出丧偶之恸的他更感悲从中来:

  因为没有子女,也没有找到意定监护人,亲戚关系又早已疏离,自己死后很可能将无人扫墓也不会再有人续费,因此是否必须购买墓地成了一个问题;

  而由于尚未考虑好有一天是否回京落叶归根,所以即使购买墓地也无法确定买在哪座城市,以及是否要把太太的骨灰带回北京和自己合葬。考虑到太太的亲人都在当地,是不是应该给他们留一半骨灰?

  老人无奈之下作出决定:先将骨灰盒放在火葬场保存一年,等自己安定下来以后再做决定。

  所谓的“安定下来”,指的是解决接下去在哪里度过残年的问题。他所在的城市社区养老机制相对落后,也就是说街道和居委都无力承担照看一名独居老人的责任。而考虑到高龄老人独居的危险性,“籽石榴”的叔父自己也倾向于入住养老院。

  然而一名单身老人连入住养老院也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因为没有法定监护人。“籽石榴”介绍,老人找过意定监护人,但他心目中的理想人选不愿意承担这一角色。最后,“籽石榴”和养老院商量由自己暂时担任远程监护人,但需要多缴纳5000元应急押金。

  老人的晚年景况也让“籽石榴”感叹:“人生无非就是用不同路径走向同一个终点的过程,永远是独自来,又一个人走。”

  50+丁克,异国婚姻

  中国人养儿防老的观念

  在发生有趣的转变

  德国人Edward(涉及隐私,人物为化名)是个57岁的“铁丁”(铁了心做丁克),“很难说从哪个时刻起决定不生孩子,”面对我们的提问,他回想了片刻,“因为一直不喜欢孩子,所以完全没想过要生育。此外,我也并不特别为自己的基因感到自豪,以至于迫不及待地想让它得到延续。”

  10多年前,他遇到后来成为自己妻子的中国女人。在两人结婚前他宣布,“我不要孩子。”太太试图和他理论,但是他觉得对方给出的生娃理由完全站不住脚。“如果她的理由足够让我信服,也许我会考虑改变主意,也许。”

  “然而她说,自己想生孩子主要是为了她的父母。‘他们这个年纪的老人都在抱外孙,如果他们没有第三代,就会觉得很失落,也很丢人。’孩子难道是什么保时捷跑车,用来满足老人的虚荣心吗?因此你可以想象,我很坚决地说了‘不’。”

  在网上众多反对丁克的言论中占主导的一条是:不生孩子是自私的表现,因为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人类的繁衍。“我觉得正相反,”Edward说,“这个地球的负担已经很重了,也许多一些我这种想法的人,对于环境对于气候的发展反而是好事。”

  对他来说,无论一对夫妻是不是进行生育,他们在老年时遇到的问题都是一样的:你是居家养老还是进养老院?无论哪一个都需要钱。因此,你需要为老年做好的准备就是存足够多的钱。

  在中国人的传统思维里,“养儿防老”四个字是不容争辩的。但在西方,尤其是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并没有这种说法。“我的父母最终都是在养老院去世的,而他们可生了不止一个孩子。”Edward说,“在一般德国人的思维里,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老年负责。如果一个人有办法独立维系自己的老年生活,却依赖他们的孩子为自己养老,这是一种 很冒险的做法。”

  “比如说,我明明可以每个月为养老存钱,但我却任性地给自己买了辆名贵跑车,然后指望依靠儿女生活。我知道绝大多数中国老人都不会有这种想法,他们通常都非常节俭,希望为子女留下更多的遗产。但在我们国家,的确会有这样的人——尽管只是很小一部分。他们太相信孩子能为自己兜底,最后下场凄惨。”

  Edward在上海生活了20年,他注意到“养儿防老”的观念正在发生微妙的转变。“我太太的父母那一辈人,通常都有四个以上兄弟姐妹。当父母生病或者因为年纪增长逐渐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时候,孩子之间可以互相协同合作,分担照顾老人的责任。”

  但是到了他太太这一代,她成了家里唯一的孩子,而且和父母并不生活在一个城市。“我很难想象,当他们将来行动不便的时候,我太太会回到老家,负担起照顾他们的责任。”他说,“当然,她肯定会为他们支付一定的养老院费用,或者出钱请护理人员上门照顾。”

  “这正在成为新一代中国人理解中的‘养儿防老’,这个观念随着时代的不同正在发生有意思的转变。但是在德国,养老这件事如同大多数的事情,看不出时间的流逝带来的不同。大多数人还是遵循存钱为自己付养老院费用的原则,这点从未改变过。”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 责任编辑:顾铭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