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100: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 一起探索聆听琉璃的世界

    博物馆三楼展出作品:张毅、杨惠姗

    杨惠姗和张毅相信艺术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传统,文化是生活。艺术,必须与时代有关系,与艺术家走过的路有关系,与创作者的生命情感、民族情怀有关系,它才不是一片虚无。杨惠姗和张毅以琉璃艺术,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创作方式,让真正属于东方的哲学与美学,重新进入当代西方艺术的视野。30多年来他们不间断地用琉璃这个材质传播中华文化之美,推动文化“走出去”。

    杨惠姗,1987年开始投身琉璃艺术创作,苦心学习、研究并成功实验、重现古中国的“琉璃脱腊铸造法”。二十年来,杨惠姗以独特的艺术天分和敏锐的观察力,揉合对生命的感悟,创作出富含中国传统与人文思想的作品,并针对琉璃材质的特性,做了深度探索,屡屡开拓出新的技法和表现形式,将琉璃艺术的当代意涵,以全新视角开拓与诠释。

    杨惠姗、张毅在台湾创立了华人世界第一个琉璃品牌——琉璃工房。在世界琉璃艺术蓬勃发展,却独缺中国琉璃的情况下,琉璃工房选择以“脱蜡铸造法”(pâte-de-verre)将中断数千年的中国琉璃文化传承下来。杨惠姗、张毅从一无所知的黑暗中摸索,将“脱蜡铸造”提升到过去全世界不曾有过的水平,更重要的是,以这个技法述说琉璃工房与民族文化、历史的情感。

众生万法还有情

    在“无相无无相”系列中,她一改琉璃作品中气泡即为杂质的固有观念,反而大胆使用气泡元素,将琉璃佛像脱蜡铸造后,再进行二次浇灌,形成一种似有若无的存在。透过无尽的气泡,升腾而起的既是虚幻,又似生命——一尊透明的作品,冷冽静谧,也热闹非凡,好像一整个小宇宙般绚丽。古往今来多少生老病死、爱恨情仇,全被寄托于此,任人领悟。

千手千眼千悲智

    展馆中最大的一座“千手千眼”彩塑佛造像,正是杨惠姗从莫高窟493窟中的佛像壁画中得到震撼和启发,将其完整的姿态修复出来。随后,她又以琉璃雕塑出三尊大小不同的作品,分别陈列于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敦煌莫高窟和台湾佛光山。尤其是佛光山这座,为了制成一尊足以匹配大殿规模的大型塑像,杨惠姗爬上脚手架,一做就是几天不眠不休,脚部水肿得连鞋子都难以脱下。杨惠姗仍然不满足于眼下的成品,她希望能将四米高的泥塑泥塑烧制成琉璃,她说这是自己的今生大愿。

    杨惠姗将玻璃艺术的语言特质,结合了她个人人生的阅历,让玻璃艺术诠释了一种东方的、生命的、形而上学的哲思,这是艺术创作和真实生命的奇特结合。

    杨惠姗与张毅在佛理哲学上有着极高的领悟,这也直接体现在了他们的作品上。杨惠姗老师制作出来各种各样的佛像,尤其对无相无无相的理解更深了一层,佛存在的根本,是人的烦恼,对生命无常的不安。生命无常而短暂,从这些佛像之中能感受到佛的慈悲,不安的智慧,得到心灵上的片刻宁静。

上一页 1 ... 3 4 5 6 7 ... 9 下一页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热线 作者:徐盈 责任编辑:先加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