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是不是真的找上了年轻人?
文 | 舍 文
2021年1月1日,26岁的女演员孙侨潞突然死亡。
2021年1月5日,27岁的时尚博主“雅鲁藏布江女人”在飞机上猝死。
2020年12月21日,43岁的外卖骑手韩某某在工作中猝死。
2021年1月7日,无锡48岁的交警徐伟执勤时突发心梗去世。
2021年1月10日,大连54岁的防疫志愿者工作时突发心脏病去世。
2021年1月7日,石家庄55岁的社区工作人员李瑞芝在工作中突发心梗去世。
……
时尚博主“雅鲁藏布江女人”在微博上拥有140万粉丝
这些天,新闻里不断出现的青壮年猝死的消息,让人胆战心惊。
猝死其实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一般是指一个人在没有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失去意识并很快死亡。
引发猝死的原因有多种,其中突发心梗占所有猝死的超过三分之二,另一种占比比较大的病因是脑血管意外。
从上面这几条猝死的新闻中看到,其中多数最后被判断为突发心梗。更早一点的2019年11月28日,35岁的演员高以翔在深夜录制节目时突然倒地死亡,最后公布的死亡原因也是“心源性猝死”。
猝死是不是真的找上了年轻人?还是我们因为新闻报道而产生的错觉?
上海市胸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心内科主任何奔教授接受采访时解答了很多人心中的这个疑惑。他说:从临床上遇到的情况看,心梗的发生正在年轻化。“20年前我遇到的心梗病人主要是我的上一辈这样的年龄,10年前我接诊的是我的同龄人,而近几年我常常救治我的晚辈这样年龄的患者。我治疗的最年轻的心梗病人你猜多年轻?23岁。”
国家卫计委曾公布一个2007年-2009年的统计数据,25岁以上人群心梗的发病率逐年的上升,其中35岁-44岁的人群在这三年当中上升的比例非常高,达31.8%。
看起来,年轻人猝死的情况真的是有增加的趋势,而大家印象中“毫无征兆”的猝死,给人巨大的恐惧感和心理压力。猝死到底有没有“征兆”,是不是可以预防呢?专家对此进行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