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三星堆公布重大发现,过去三十年来的争议解决了!多图直击出土文物

  相对完整的文物3155件

  2019年,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新发现6座祭祀坑,次年10月开始了正式发掘。一年多来,三星堆6座祭祀坑已累计出土编号文物近13000件,近完整器超过3155件。其中5号坑发现的黄金面具,3号坑发现的顶尊跪坐人像以及“奥特曼”“诸葛亮”等文物,早已走红全国。

  这6座祭祀坑发掘进度不一。截至2022年5月,3号坑、4号坑、5号坑、6号坑已经结束野外发掘,其中3号坑、4号坑进入整理阶段,5号坑、6号坑正在开展实验室考古清理,7号坑、8号坑正在进行埋藏文物提取阶段。

  3号坑出土1293件:铜器764件、金器104件、玉器207件、石器88件、陶器11件、象牙104件、其他15件;

  4号坑出土79件:铜器21件、玉器9件、陶器2件、象牙47件;

  5号坑提取23件:铜器2件、金器19件、玉器2件;

  6号坑只出土两件玉器;

  7号坑出土706件:铜器383件、金器52件、玉器140件、石器1件、象牙62件、其他68件;

  8号坑出土1052件:铜器68件、金器368件、玉器205件、石器34件、象牙377件。

  较为典型的文物有3号坑的金面具、铜顶尊跪坐人像、铜顶坛人像、铜顶尊人头像、铜戴尖帽小立人像、戴立冠铜头像、铜爬龙器盖、铜盘龙器盖、铜大面具、铜圆口方尊、铜兽首衔鸟圆尊、铜小神兽、神树纹玉琮、刻纹玉器座,4号坑的铜扭头跪坐人像,5号坑的金面具、鸟形金饰、象牙雕刻,K6的玉刀、木箱,7号坑的龟背形网格状器、铜顶璋龙形饰、三孔玉璧形器,8号坑的金面罩铜头像、顶尊蛇身铜人像、铜神坛、铜巨型神兽、铜龙、铜着裙立人像、铜戴象牙立人像、铜猪鼻龙形器、铜神殿形器盖、石磬等。

  据了解,7号坑文物在象牙之下,主要是小件青铜器和玉器,其中铜顶璋龙形饰、三孔玉璧等较有特点,尤其一件龟背形网格状青铜器成为“镇坑之宝”。这件文物的青铜网格为浑铸法打造,却在网格中存放了一件椭圆形玉石,推测可能刻有符号或者覆盖丝绸等。

  8号坑则揭露出大量体型巨大且造型前所未见的青铜器。在此前曾经公布的铜巨型神兽、铜神坛之外,顶尊蛇身铜人像、铜立人像、铜龙、铜戴象牙立人像、铜猪鼻龙形器、铜神殿形器盖等文物,造型均为中国青铜时代前所未见。据介绍,这些器物功能有的是祭器,有的则可能是祭祀场所的装饰构件。它们的发现,将为揭秘三星堆人为何把大量珍贵文物埋入地底提供珍贵线索。

  祭祀区研究成果丰硕

  多学科火眼金睛“新发现”

  据介绍,整理阶段,经过精细、规范化清理和可逆物理固型,使大口尊、圆口方尊、顶尊跪坐人像、顶坛跪坐人像、扭头跪坐人像等之前未见的器物,及金面具、金面罩等一批“重量级”器物实现“站立”并面向公众展出。

  显微观察发现出土的20余件青铜器、象牙表面发现了纺织品赋存;发现4号坑灰烬层残存纺织物及丝线痕迹,采用酶联免疫技术发现四号坑灰烬层中有蚕丝蛋白,填补了西南地区夏商时期无丝绸实物的空白。

  4号坑灰烬层中发现了竹亚科、楠属、阔叶树材、棕榈科、芦苇、禾本科、甘蓝、大豆、菊叶香藜、少量碳化稻等植物,其中竹亚科占90%以上;表明古蜀国的气候温暖湿润,祭祀区紧邻河边且植被茂密,对研究四川盆地同时期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采用红外复烧测温方法得知4号坑灰烬层燃烧温度为400度左右;这为确认三星堆先民是否把器物堆放到坑内再进行燃烧还是在坑外燃烧的祭祀行为,提供了宝贵线索。

  用X射线探伤、CT扫描等现代检测技术,发现3号坑出土小铜人像采用芯骨铸造工艺;发现玉管钻孔方式分为2类:对钻,单面钻;孔道加工分为2类:经过打磨,未经打磨;

  虽然各坑内有机物质存在严重降解,但仍然能检测到丰富的有机物质。其中,脂肪酸分析说明祭祀坑存在明显指向动物脂肪的有机物证据。蛋白质组学检测到黄牛、野猪蛋白质成分,结合商周时期祭祀特点, 黄牛、野猪很可能被用作祭品。

  三星堆祭祀坑年代确认为商代晚期

  解决三十年来争议

  考古队对近200个样品进行了碳14测年,测年数据集中在公元前1131年至1012年,除5号坑和6号坑年代稍晚之外,3号坑、4号坑、7号坑、8号坑的埋藏年代一致, 为商代晚期,距今约3200年至3000年,解决了过去三十年来关于“祭祀坑”埋藏年代的争议。

  实证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话匣子 作者: 责任编辑:顾铭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