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科普】哪些肺部小结节无需治疗?

  目前已发现的肺癌驱动基因达数十种,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NSCLC)患者而言,EGFR和ALK突变的靶向治疗是现今的标准治疗方案。然而,即便有一至三代靶向药可以选择,也会出现靶向药耐药的问题。那么,当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出现耐药后,是否意味着无路可走呢?

  图片说明:采访对象供图

  第十二届国际肺癌诊治和呼吸内镜大会。

  谈耐药:患者不要老担心“耐药”

  上海市胸科医院呼吸内科名誉主任、国内知名肺癌专家韩宝惠教授告诉记者,靶向药最终都会耐药。但是耐药不等于没有治疗方法,临床医生依然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案。

  韩宝惠教授谈到,治疗失败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患者部分耐药,肿瘤已发生远处转移,如骨转移,但原发灶控制稳定,此时靶向药物依然有效,但需要对转移灶的局部症状进行治疗。有的患者爆发性进展,此时靶向药物已经无法有效控制肿瘤,需要在医生的干预下更换治疗方案。治疗方案并不是唯一的,手段和药物选择越来越多,晚期肺癌患者不必因耐药而恐慌,也不要老想着换药。

  “当然,治疗一定是讲究策略的,不要把最好的方法‘藏’到最后去用。一线治疗策略的选择至关重要,患者越早获得精准、有效的治疗,越能取得更佳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韩宝惠教授强调。

  个体化精准治疗是近年来肺癌诊疗领域中绕不开的热点话题。在上海市胸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钟华看来,靶向治疗代表了现代肿瘤精准治疗的理念。靶向治疗,就是针对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驱动基因,采用内科药物进行阻断,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目前,肺癌领域已经有6-7条通路研究得比较成熟,其中,EGFR通路研究得最早,也最为充分。在国人中,约40%的患者可以检测到这一突变。在靶向药物的治疗下,患者的生存时间不仅得到延长,生活质量也得以提高。

  “阐明耐药机制并研发针对性的治疗策略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患者的差异化响应同样值得关注。”钟华主任表示,在临床诊疗中发现,即使同样的疾病、同样的突变,给予同样的治疗药物,患者的疗效存在巨大的差异,在分子水平阐明这种差异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精准医疗的水平。

  “移动CT”设备肿瘤筛查活动。新华社资料图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长宁 作者:倪皓月 责任编辑:顾铭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