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文物首次来沪展出,“万历那年”一宝一物尽显大明风华
巍巍十三陵,赫赫帝王家。明十三陵是13位大明帝王的最终归宿,也是一部砖石草木写就的明史。在十三陵中,万历皇帝的定陵是至今唯一经过考古挖掘的皇陵,今天起,来自定陵的116套(件)珍贵万历文物首次来到上海,皇帝穿常服时所佩戴的帽子金翼善冠、万历饮酒时镶满宝石的金爵……一宝一物,尽显大明风华。
闵行博物馆再次带来现象级特展,继“乐居长安——唐都长安生活展”“汉·无极——长沙马王堆文物精品展”等大展后,此番展览聚焦明朝,迎来“万历那年——明十三陵万历文物特展”。现场还吸引了许多身着明代服饰的观众前来“沉浸式观展”,让今日的博物馆仿佛梦回大明。
大名鼎鼎的明十三陵,是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也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帝王墓葬群。本次来沪的定陵,是我国第一座正式发掘的皇帝陵墓,它的发掘也留下了许多遗憾。定陵之后,国家严令禁止主动发掘皇陵,只展开抢救性和保护性的发掘。
定陵是明神宗朱翊钧和两皇后的合葬墓。明神宗朱翊钧,少年即位,聪慧勤奋,任用贤臣,力行改革,让行将就木的帝国重新焕发活力。然而在首辅张居正逝世之后,他开始贪图享乐、肆意敛财、罢朝怠政,使国家机构几近瘫痪。可以说是整个明朝历史乃至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兴衰系于一人”的最好注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