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日签约率99.36%!今年静安区体量最大零星旧改项目高比例生效
1995年,石阿姨跟着来大兴安岭插队的爱人回到上海,住进了新赵家宅居民区这间19.8平方米的二楼小屋,和另外三户人家合用厨房和卫生间。“刚造好的时候还是好房子呢,别看是四家人合住,但是造好时就有卫生间和厨房,在当时已经算是条件很好了。”石阿姨笑着回忆。
由于厨房和卫生间在一楼,平日里,石阿姨烧菜要端上端下,还要和邻居商量好时间错峰;一间不到2平方米的厕所装了3户人家的3个花洒,洗澡、上厕所也要错开时间。这些年来,看着同事朋友家里陆陆续续迎来旧改,石阿姨难掩羡慕。
石阿姨的婆婆8年前患上脑梗后便失去了自理能力,一家人的蜗居生活本就困难重重,还要照顾一位高龄失能的老人,这背后的艰辛可想而知。“老人虽然不能讲话,但是她有意识,总是拉着我的手看着我,害怕我们自己先搬走了,丢下她。这次我跟她说我们要一起搬新家了,她也听得懂,眼睛里都是高兴。”石阿姨感慨道。
“楼下有一户几年前已经先搬走了,现在我们看好的新家也在他们那一片,又要当邻居了!”石阿姨指着楼下一间已经人去屋空的房间说。
石阿姨住房外景
如今,他们已经看好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新房,终于不用再将一间小屋隔成两个区域,也不用再生怕用错别人家的花洒,洗澡的时间和空间终于都能由自己做主了。“不用一家人挤在一间房屋里,老太太自己也能单独住一个房间了,我们也不用天天爬楼了,多好啊。”石阿姨拉着婆婆的手,满脸都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