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还江于民,一城烟火抚人心——滨江更新多元共融、活力四射

  上海的滨水之畔,从各类工业遗存、各种老建筑,甚至是一度“被遗忘的”闲置“边角料”改造而成的新一代公共空间不在少数。它们风格各异、功能不同,却都凭借出色的设计创意,让市民津津乐道,引以为傲。——编者

  西岸穹顶艺术中心

  国际大都市上海,因水而生、依水而兴,“一江一河”沿岸的更新设计牵动着上海城市整体的转型发展。

  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近年来,上海秉持“人民城市”的理念不断提升“一江一河”多元复合功能,从大处着墨,从细节入手,以大手笔的恢宏创意和绣花功夫的精细设计,优化沿岸地区功能布局和空间形态,打造出一条“发展绣带”“生活秀带”。

  以人为本、以民为本,探索滨水地带更新设计的多种可能,无限的创新和创意让申城河畔呈现多元共融的景象。摩登感与烟火气并存的美景,温暖了整座国际都市。

  挖掘宝藏,探索工业遗存再造的更多可能

  艺术氛围浓郁的西岸滨江再添一抹鲜亮色彩——即将于本月对外开放的西岸穹顶艺术中心,成为了这条国际级文化艺术集聚带的又一个新地标。

  由于前身是具有百年历史的上海水泥厂的预均化库,建筑师在对其进行设计再造时,特意保留了其极具特色的穹顶式建筑构架,这使得西岸穹顶艺术中心的建筑风格犹如烙着工业时代印记的“大皇宫”,气势恢宏,有包罗万象之态,恰与这座城市海纳百川的气质相契合。

  西岸穹顶艺术中心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陈琳 责任编辑:顾铭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