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厅使用预制菜,需要提前告知消费者吗?
预制菜进中小学校园
学生和家长应有知情权、选择权
近段时间,“预制菜进校园”一事也引发了广泛讨论,多地家长通过问政平台表达了担忧。
江西赣州蓉江新区,多名中小学生家长投诉了有关中央厨房配送和预制菜的相关问题:幼儿园的孩子太小了,送这样的餐不安全,而且听说预制菜对孩子身体不好。
当天,赣州蓉江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回复称,根据9月1日配餐情况,中央厨房确实存在人员运营管理问题,并根据家长建议,经研究决定立即停止对全区幼儿园中央厨房配餐。
事实上,在预制菜进入校园之后,公众最担心的莫过于健康与卫生问题。
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副秘书长居上指出,中小学生也是消费者,享有同等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由于中小学生是未成年人,所以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家长应该了解和知晓学校提供的菜品情况。如果学校食堂全部采用外供的预制菜,那么家长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也被剥夺了。学校应当和家委会或者家长进行充分沟通,包括供应商的选择等,保障孩子能够吃到健康、安全的食品。
预制菜产业如何规范发展?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列入规划。数据显示,去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4196亿元,预计到2026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级别。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市场潜力,各地都在积极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产业链研究中心主任吕建军认为,预制菜想要发展好,应当关注几个方面:
预制菜的相关产业、相关企业要严格执行相关标准,不断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提升品牌力量。
学术界、科研界应对预制菜的标准、流程等进行更多科研支持和技术支撑。
政府规范预制菜产业发展的同时,也要加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