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支付宝、拼多多下班了!周边交通堵成……

  事实上,道路疏导已是末端管理,针对互联网企业集聚区域的独特潮汐化交通现状,如何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困境?还是要以一种系统化思维来看待。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滕靖建议,企业同样是支出成本,是否可借鉴公交为社区居民和学校学生开通定制小巴的模式,以集约化出行来服务一部分员工的“深夜归途”。

  “定制巴士采用的这种拼车服务能降低员工出行的成本,定点接送也能够直达员工的住宅,提高通勤的效率。”

  (定制小巴示意图)

  有企业员工告诉记者,考虑到房租和距离,很多同事住在同一社区或附近社区,通勤路线基本重叠,遇到打车长时间排队,他们更愿意拼车回家,这和定制小巴完全可以匹配起来。

  此外,由政府部门牵头,在园区、企业周围提供更多质优价廉的人才公寓,让员工骑车或步行就能轻松上下班,也是一种契合可持续发展的解题思路。

  记者手记:值得拥抱的甜蜜烦恼

  在上海,互联网企业成片集聚,浦东有阿里巴巴、蚂蚁集团,徐汇有腾讯、米哈游,长宁有携程、拼多多,杨浦有抖音、美团、B站、得物……园区和企业周边繁华又忙碌,是新兴产业经济高度发展的展现。

  这些互联网企业大多选址在优势地段,附近商业设施较为完备,如漕河泾有印象城,拼多多楼下是金虹桥商场……常常是一家大型企业或一个产业园区就能带活整块区域经济。但在下班夜高峰时,这些企业的员工集中打车,既给网约车、出租车提供了大量的业务,也带来了“交通拥堵”这个甜蜜的烦恼。

  而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正是区域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我们的各级政府部门总在想方设法做好服务,留企稳企,除了“衣食”,是不是也应该把企业员工的“住行”放在一个更紧要的位置来看待?

  对上海这样的超大型城市来说,让员工都住到公司附近,有些不切实际;但围绕园区、企业,打造专属的“15分钟工作生活圈”,倒也不是什么奢侈的想法,比如政府部门在招商引资阶段,就将对应的人才公寓纳入考量;比如将市区趸租房源和园区、企业进行点对点对接等等……再想得长远一些,是否有互联网企业能发挥自身优势,运用分析能力尝试参与交通管理,做出一个解决夜高峰拥堵的共治新样板?

  总而言之,看似是交通问题,背后牵涉的是地块规划、资源挖掘、信息共享等城市运行的方方面面。当我们静下心来解决好了交通问题,对营商环境、对城市魅力来说,都是妥妥的加分项。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海交通广播 作者: 责任编辑:顾铭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