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生煎馒头“没有小时候好吃了”?

  美食评论家:各有所爱 无需纠结

  “小时候的生煎”味道,真的更胜一筹?为什么评论区小杨生煎和大壶春的“粉丝”永远在吵架?

  上海作家、美食评论家沈嘉禄介绍,生煎并不是上海土生土长的点心,而是外来品种,其由来已无从考证,媒体报道最多的还是上世纪20年代创立的萝春阁。 “生煎最初为旧时茶楼、‘老虎灶’兼营点心品种,解放初大约上海有五六百家供应开水的‘老虎灶’,楼上茶馆,客人们听书之余,会叫店小二到楼下代买生煎馒头。”后来,作为茶馆伴生物的生煎才渐渐有了专营场所。

  生煎作为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小吃,始终拥有大量的市民消费群,承载着上海市民传统味蕾的记忆。现在的人觉得尝不出以前生煎的好味道,在沈嘉禄看来有多重原因,饮食场景的转变是一大因素。

  “中国小吃经常伴随‘色香味声’,声是指吆喝叫卖,生煎这样的草根美食是要直面大众的,煎锅往往正对大马路,香味四溢、香飘半里。”他说,有些师傅还会 用铲子敲击锅沿,发出“铛铛铛”的声音招揽生意,包括师傅转锅的那种潇洒姿态,还有加水后整个热气蒸腾的画面,交织出了一幅生动的饮食场景。

  其次,现在生活水平高、食物选择多也间接加深了小时候的味道“滤镜”。沈嘉禄回忆说,以前商家节约用油,生煎起锅前都会加水,油煎的时间更长,油水不像现在那么足,但口感更蓬松。用的面粉是标准粉,麦麸含量大概在25%,标准粉做出的面食颜色发黑,没有现在精白面粉做的白胖样子好看。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能吃一口带肉的生煎,哪怕出锅黑漆漆的,都是一道美味。”

  哪种生煎才代表“本帮味”?沈嘉禄觉得各花入各眼,为什么要纠结?其实时代的发展都是向前的,生煎馒头的制作技艺也只会越来越好,肉馅包得更多,油水更足,出锅更香,味道更好,还有各种荠菜、虾肉、时令生鲜等创新口味层出不穷,大大丰富了生煎饮食文化。

  “无论属于什么‘门派’,来自什么地方,生煎品牌要注重古法技艺的传承,做好品控和品宣,走时下流行的‘低脂健康’赛道,加强人才的培养,那才是它发展的核心优势。”

  业内人士:传统生煎属于“靠天吃饭”

  目前,上海生煎分为很多流派,

  但万变不离其宗,

  面皮分为全发面、半发面和死面,

  汤汁分为清水派和浑水派。

  全发面

  全发面如今在市面上并不多,大多数是在餐厅里,吃完正餐最后上的生煎就属于全发面。全发面生煎的价格比较贵,个头比较大,算是宴会点心的一种。

  死面

  死面则以小杨生煎为代表,其顶部的面皮是软塌塌的,并不饱满,因为面没有醒发过。但好处是工艺相对简单,流水线操作让每家店吃到的味道都差不多。

  半发面

  半发面是最传统也是最复杂的做法,面皮的放置时间长了,就会醒发过头,

  吃口不仅不劲道,汤汁也没了;如果醒发不到位,胚皮就会僵硬,影响口感。

  上海光明村实业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章晓冬表示,半发面的特点是面皮比较松软,吃口好,其技术难度还在于当天a气温、空气中的湿度和季节等环境因素影响,比如冬天的水温要稍微高一点,夏天要低一点。包括当天有没有下雨,也对醒发时间有影响。 所有投料的配方比例都会相应产生变化,这个度的把握非常考验传统经验,不在行业里浸润多年的老师傅基本做不了。

  不让老味道失传,“老字号”有对应的措施。上海光明村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晨深耕行业30多年,他对生煎“百家争鸣”的看法有些出人意料。坚持传统的食客大多看不上新兴事物,比如用死面的小杨生煎。但在他看来, 市场是顾客来投票的,现在小杨生煎的市场占有率这么高,肯定有它的独到之处。

  “口感这个东西非常主观,生煎的口感差异占消费影响因素有限,周边的环境、产品的性价比、离家的远近、消费的便利程度等可能占到了99%,现在的年轻人说实话未必能吃得出哪种生煎好。”徐晨说,老字号有老字号的坚持和优势,那就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企业文化和品牌传承。

  在他看来,几乎每家生煎老字号都建立了一套科学化的标准,例如编写产品标准手册,在投料、配方等方面会有一个大概的数值,对温度和醒发时间也会严格记录。但是到生煎的具体制作还是要需要根据环境等因素来调整,此外还有不同岗位的培训考核等。他说,丰裕生煎是中华名小吃、中国名点,大壶春也被评为黄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获中国小吃500强等多项荣誉,但 评价体系最终还是要反映到顾客对食物的接受程度,无论师出名门还是江湖草莽,都是上海小吃多样化发展的体现。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 责任编辑:顾铭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