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故宫版“猫和老鼠”?“爆款”歌舞剧《猫神在故宫》来沪圈粉

图片

  受“2024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之邀,由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与故宫博物院共同出品的歌舞剧《猫神在故宫》在上海大宁剧院连演3场。活泼的“故宫猫”用戏剧艺术展现“活着的故宫”,带观众走进一段“关于友爱与陪伴、记忆与历史、生命与永恒”的童话。

  歌舞剧《猫神在故宫》根据同名绘本故事改编,讲述在紫禁城里,一只名叫“宝贝儿”的小猫,因为对人类伙伴的深深眷恋,穿越时空成了名叫“小东西”的小猫。此时的紫禁城已经成了故宫博物院,“小东西”在这里寻找着曾经陪伴自己的伙伴,也寻找着自己的归属……

  该剧由著名作曲家、《弯弯的月亮》《七子之歌》作曲李海鹰担任作曲和音乐总监,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国家一级编剧冯俐,国家一级导演焦刚与众多实力主创共同打造,中国儿童艺术剧院老中青三代实力演员共同演绎,以“猫神”的故事为载体,向全世界展现代表中华历史文明和传统文化的故宫,开启大小观众对以故宫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好奇与向往。

图片

  小观众入场前

图片

  小观众参与场外互动活动

  演出现场,随着动听的音乐响起,如同“猫眼”一般的舞台上,形态各异、性格独特的“故宫猫”接连登场。跟随《美丽的故宫》《格格的猫》《陪伴》《我们都会说话》等近20首音乐曲目,观众与舞台上的角色一起经历四季轮换,见证历史变迁。当“喵星神”对因为护送故宫文物而再次回到喵天宫的“小东西”说出“我封你做个故宫的猫神!生生世世守护你喜欢的故宫!”时,全场掌声雷动。

  去过故宫的小观众李楚乔表示,“我去过的故宫,文物、屋脊神兽都是不会说话的,但是在这个戏里他们都会说话了,这是一个属于猫的故宫,很漂亮、很有趣。”小观众张艺尧说,“当战争来临,‘小东西’不忍和罐罐分开,而‘小东西’的朋友不忍和它分离,但他们最后都为了守护故宫而努力。”

图片

  《猫神在故宫》剧照

  “《猫神在故宫》在北京驻场演出50场后,来到我们向往的上海,来到故宫文物南迁所走到的第一站。”冯俐表示,“到场的大朋友和小朋友的掌声让全体主创备受鼓舞。”

图片

  主创与观众

  演出后的研讨会上,评论家毛时安谈到,“故宫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正大气象的基本美学品格,既恢宏、繁复,又绚丽、庄重。展现这种故宫文化不仅需要情怀,还需要一种艺术能力,而对故宫的情怀和这种艺术表达能力,在《猫神在故宫》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作为歌舞剧,这部作品既展现了‘史性’:在不到2小时的演出中,把故宫400年的历史进行了艺术的整合和浓缩;又展现了‘诗性’:通过情节快节奏的变化,将情感的丰富性展现给孩子。”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名誉院长、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蔡金萍表示,“《猫神在故宫》在运用动物拟人化的表演手段方面非常成熟。看到老中青三代演员同台表演,能感受到中国儿艺在团队培养上的循序渐进。”国家一级编剧、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王丽萍表示,“这部剧融合了猫的元素和故宫的元素,有天然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是值得长期演出的大IP。作品中关于猫和鼠的逻辑关系处理得让人信服。角色造型设计将国风的衣服穿在猫的身上,既大胆又漂亮,非常吸引当下的年轻人和小观众。”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认为,“《猫神在故宫》的故事写法见功力,在高品质的歌舞剧和音乐剧较为匮乏的少儿演出市场,这部作品有独特价值。”

图片

  《猫神在故宫》剧照

  据悉,歌舞剧《猫神在故宫》此轮全国巡演共58场,还将赴南京、西安、杭州、嘉兴、常州、淄博、滨州、太原、济宁、武汉、深圳等地。

  查看原图 110K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 责任编辑:顾铭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