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焦虑情绪或许是冲动团购的幕后推手。焦虑包括对失去控制的不安感,面对不确定性而担心出现可怕的结果,害怕糟糕的事情发生而自己无法应对存在夸大化的负性认知。徐辕虹医生说,疫情的发生发展不受我们所把控,失去对生活掌控感的情况下出现适度的焦虑情绪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一段时间后可以自行减弱、缓解。
“出舱到宾馆后,防疫办发了一条短信告诉我,第七天会有人给你做核酸。对于这个方案,高女士感到无奈:“这个隔离点是一个菜场,那里环境堪忧,我是女孩子,有点不敢过去。
上海已有1000余家本地餐饮连锁品牌门店恢复线上营业,订单周同比增长三成左右。在恢复经营的过程中,该门店严格落实闭环管理,做好每日“1 1”检测,设置场所码,确保了复工复市与疫情防控同步顺利进行。
“在受到不确定性扰动的外部环境下,今年的京东618不同以往,消费者对供应链的价值和作用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早在2017年6月,京东物流就联合宝洁、联合利华等多家品牌商共同发起“青流计划”,探索在包装、运输等环节实现节能减碳。
疫情封控以来,社区居民们遵守防控要求做到足不出户,所有的生活物资都需要志愿者挨家挨户进行配送。本是房产销售的他,战“疫”一打响,就主动请缨成为小区志愿者,协助居委做好小区物资配送工作。
我住在武康路的一条弄堂里,封控期间,第一次认真地感受弄堂生活,观察小区的景色变化。5月27日下午,我将参加上海市建筑学会主办的“我爱上海建筑可阅读”直播讲座,分享封控期间在写的新书《阅读上海医院建筑》。
若是放在平时,她都是搭乘轨道交通7号线,场中路站上车,在龙华中路站换乘12号线抵达虹梅路站,全程一般在1个小时左右。疫情期间,地铁线路暂停运营,会骑自行车的她买了一张共享单车的月卡,决定将骑行纳入下班行程。
根据上海市交通委统一部署,为做好复工复产后城市公交服务运行保障、有序恢复交通出行,5月22日起将逐步恢复地铁及跨区公交线路。5月22日起,全市运营的公交线路共计278条,其中,39条线路途经浦东机场、虹桥枢纽、上海火车站及上海南站,另有239条线路接驳4条地铁线路并途经医院、商圈,以满足市民基本出行需求。
洪浚超今年10岁,还是一名小学生。作为双警家庭的孩子,这个春天,他的生活里少了爸爸妈妈的陪伴,只能通过手机看到他们在一线抗击疫情的模样。不回头地返回岗位的,还有很多像洪浚超妈妈一样的人民警察。
疫情之下居家办公学习,图书教辅以及办公文具类耗材有不少需求,有着“最美书店“之称的钟书阁,率先开启图书文具团购,尽力满足部分市民居家学习办公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也以团购的形式,开启了复工复产之路。
@财务朋友们,尚未完成2021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企业请注意,目前智能退税“报退合一”功能已登录电子税务局,若您有应退税款,则在申报完成时即可点击按钮跳转发起退税申请。
从三月中旬上海宣布线下停课至今,圣诺娃芭蕾培训学校3个校区的教室已经空置60多天了。周的线上课程,我们采取了免费试用的方式,吸引了一批持观望态度的家长和孩子,这就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这类人群不仅会因为营养不良而出现白发,还可能因为人体内的蛋白质无法维持头发的生长而出现头发发黄、分叉、干枯甚至脱发的问题。除了补充奶制品、蛋黄、谷类、牛肉外,建议每天“半斤(250克)水果,一斤(500克)菜”,尤其是深绿色叶菜,比如菠菜、小油菜等,维生素B2含量高于浅色蔬菜。
记者从隧道股份城建设计集团了解到,疫情期间,由该集团担纲设计的龙水南路隧道等多个重大工程项目设计工作,通过超前谋划、挂图作战、逐日更新、逐项协调,提前完成出图的全部流程,为项目的复工复产打下坚实基础。
记者:这两天上海市中心有多家超市陆续开业,且市民可以线下购物。17至18日,湖北、湖南、山东、云南等地的援沪医疗队陆续返回,其中不少队员此前所工作的方舱医院已关舱,顺利完成了援沪任务。
据介绍,目前园内种植展示的芍药属植物达300余种,其中伊藤杂种30多个品种,芍药140多个品种,预计花期将持续至5月底。辰山植物园芍药园内种植的并非全是芍药属。”谭希睿说,在这个绚丽的季节,辰山植物园将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呈现梦幻花景,市民可关注“上海辰山植物园”微信公众号“云赏花”。
图说:15岁的赵可蒙独自经历“方舱隔离之旅”收获成长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下同)距离中考还剩下一个多月的时间,上海市东辽阳中学初三学生赵可蒙默默将自己的中考目标“调高”了一截,她想更努力冲刺,取得更好的成绩。
这两天,因“老板含泪直播,救救国货”等传言,蜂花又上了网络热搜。在上海抗疫的特殊时期,蜂花又获广泛关注,一方面是出于对老字号国货的支持喜爱,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对疫情下企业生存发展的关注担忧。
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留守在华东师范大学的师生们种下了又一季的毕业花。申城多所高校负责就业工作的老师透露,疫情影响下,大学生求职时求稳的心态坚定,而学校也在积极引导毕业生,尝试到能“开花结果”的土壤“生根”。华东师范大学将寓意希望、美满的圆锥绣球和耐寒耐旱、耐瘠薄的土豆花同设为2022届“毕业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