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30余位青年艺术家在静安雕塑公园艺术中心,合力打造了一场“幻境”

  走进上海静安雕塑公园艺术中心,仿佛置身“幻境”。展厅内,融合声、光、电交互作用的几十件装置,让原本富有东方意境之美的展厅镜园,呈现一种别样的未来感。

  这也是上海首次大规模集聚当代青年艺术家共同打造的一场“现实”与“虚拟”交织的《幻境》——新青年多媒体艺术展。5月18日,展览亮相静安雕塑公园艺术中心,31位/组青年艺术家及音乐人携45件多媒体艺术作品参展。

  策展人李政钟表示:“这场展览几乎运用了当下所有的展示媒介手段。多媒体、数字化与艺术的跨界融合,是当下最前沿的艺术表现形式。她不仅仅属于年轻人,属于当下你我每一个人,更具有‘可玩性’,将带给每一个观展人士前所未有的独特体验。”

  展览现场 李君娜摄

  “多元性”带来“新表达”

  记者在现场看到,45件多媒体艺术作品,涵盖了绘画、装置、影像、多媒体交互视觉、声音交互等多种形式。

  青年艺术家们通过实验、科技、数字等方式探索世界的本源;通过绘画的形式,探究当下人与互联网之间的关系;通过模拟大自然中鱼类生存的生态系统,模拟鸟类的飞行,模拟细胞神经元突触与外界的连接,表达对生命的思考;通过融入当下很火的“三星堆”元素,借助“三星堆”的表现形式,将历史的文明、原有的文化用新时代解读的方式,用当代的思维进行了表达。

  展览现场 李君娜摄

  “前瞻性”引发“新思考”

  展出作品《能量记忆》,将无形的能量化成有形的互动,融合了声、光、电的交互作用,呈现了不一样的光影秀。

  展览以创新的形式,深入探讨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边界。李政钟表示,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这些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一扇通向新视角的窗户,引领我们深入思考并理解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以及我们未来可能的方向。

  展览除了光影色彩之外,对于观众来说,最有吸引力的是有互动性,可以参与其中。艺术家设置的互动装置将作品和观众融合起来,让人穿梭在其中,沉浸在由数据和算法编织的“世界”里,这个“世界”还会给予反馈,这些体验非常真实,会复刻你的形象呈现在你面前,会跟随你的脚步移动产生阵阵涟漪,会与你产生能量的共鸣。

  《幻境》——新青年多媒体艺术展于5月19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展期至6月18日,周一闭馆。展览由上海市静安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主办,上海市静安区绿化管理中心协办,上海静安雕塑公园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市静安雕塑公园艺术中心、钟钟与伙伴文化传媒(上海)有限公司承办,策展人黄彩娣、李政钟,学术主持李磊,展览获得上海市静安区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支持。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 责任编辑:顾铭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