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理解长三角|江苏启东:重构环沪版图的“新势力”

  全球最大、国内首艘双燃料动力系统的大型耙吸式挖泥船“新海鲟”轮在启东顺利下水

  启东海工园的工作人员告诉我,20世纪70年代,启东渔船维修厂由过去只能生产小木质渔船,变为可生产水泥木质结构渔船,再到80年代可以生产钢质渔轮、冷藏收鲜船。2011年,启东顺势而为成立海工船舶工业园,围绕打造沿江船舶工业带,集中招引了一大批船舶企业,也一举奠定了船舶产业的发展基础。如今,这里能生产世界上最先进的中小型液化气船、全球首艘第四代自升式风电安装船,获评“国家海工装备产业示范基地”“国家船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然而,就在园区信心满满准备大踏步前进时,国际船舶和海工市场步入深度调整期,曾经风光的园区企业纷纷遭遇“接单难、交付难、融资难”,海工装备“产能过剩”导致的“库存”压力使行业经历了一场“浩劫”。但当地并未就此观望,而是主动向高技术船舶、大型海工装备、特种船舶等高端产业转型,并立马部署重点精准招商,持续“腾笼换凤”,短短几年,实现了华丽转身。

  一轮接着一轮“合并”“重组”,让原本分布在岸线上的20多家零散企业逐渐形成以央企、国企为主的船舶工业带,也逐步形成了三大重点板块:以启东中远海运海工、润邦海洋等为代表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以振华重工、中集太平洋等为代表的海洋特种装备船舶制造产业;以泰胜蓝岛、中交三航等为代表的能源及重型装备制造产业,形成了从浅海到超深海全产业链。

  在振华重工启东海工码头上,全球最大、国内首艘双燃料动力耙吸式挖泥船“新海鲟”轮正在舾装。上海振华重工启东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敏锋告诉我,这艘1.5万立方米舱容量LNG清洁能源动力耙吸式挖泥船,总体性能达到国内领先、世界一流,填补了我国清洁能源挖泥船设计建造的空白,还将在典型工况条件下实现“无人疏浚”。

  巨轮破浪背后,是多年来启东海工园在安全、环保、工业和信息化融合等领域为企业提供的贴心服务,持续完善和提升的周边环境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最佳的土壤。

  “我们公司在登记注册前,特意把门口的这条道路命名为‘振启路’,有‘政企合作’的寓意。我们希望与地方政府携手并进,努力将共同种下的希望变为美好未来。”孙敏锋说。

  从长江口驶向世界,“启东造”海工船舶正在令世界刮目相看。

  中远海运海工FPSO新造项目

  启东中远海运海工是海工园打造的三大板块中海工装备板块的龙头企业之一。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我,全球海洋工程的“圈子”其实并不大,之前一直被美、日、韩、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所垄断。而启东中远海运海工凭借硬核的设计与制造实力和严苛的标准体系,赢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目前已经成为海工模块高端定制产品的首选合作伙伴,牢固占据海上清洁能源生产和运输装备修造市场“排头兵”,目前企业有90%以上的订单都来自海外。

  江苏华滋能源工程有限公司是启东海工园内的一家民营企业。企业清楚地认识到,在国内市场中,华滋能源难以与大型国企竞争,要把现有资源用在最合适的地方。华滋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凭借多项自主研发的前沿科研技术和丰富的国际项目参与经验,在低温压力储罐技术等多方面取得突破,成为船舶环保装备制造领域的一匹黑马。

  “目前,日韩市场对中国的船舶配套产业非常依赖,我们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能源和海洋工程特种设备供应标杆公司。”华滋能源相关负责人说。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尽快与上海热线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 责任编辑:顾铭

©1996- 上海热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许可证编号:31220180001 沪ICP备09025212号 沪网文[2017]6486-491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09号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